中国养猪网讯:
中国互联网并不讳言“模仿式创新”,模仿国外互联网产品的Copy to China模式甚至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成功捷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习惯、体制政策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被拷贝的模式都能够在中国互联网土壤中生存下来,这包括谷歌、ebay在中国区的折戟,也包括大批倒下的模仿者。以下是《互联网周刊》认为不靠谱的5个模仿模式:
在线音乐交易平台:虚伪繁荣的市场难有前景
号称未来唱片店的Spotify与未来电台的Pandora等都是美国出色的在线音乐服务平台,但侧重展示而非交易。面对专业音乐人的Music Dealers则在近日完成了总额约218万美元的融资它主要为独立音乐人及其他音乐版权人提供作品商业化方案,让他们的音乐作品得以出现在广播和电视媒体上。另设有虚拟演播室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演播室与全球的优秀音乐作曲人接触沟通。
国内方面,已经有坚果音乐、歪歪在线等几家小型音乐交易平台上线,并初步生存了下来。
类似的在线音乐交易平台在国内是否有前景?首先我们要看到底有多少人有购买个性化音乐的需求。事实上,随着Web2.0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小众音乐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豆瓣音乐人、SongTaste等站点月人气颇高,但是跟百度MP3比起来,仍然远远不是一个量级。换句话说,独立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的确迅速,但跟主流大中流行音乐的差距反而在扩大。而数字音乐的版权分销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有些已经走出了路子。此外,国内的音乐图书等领域的版权现状甚至未来,也实在是让人头疼的话题。
个人私有云服务:太过细分,外部竞争激烈
国外方面,针对小型企业和家庭以及个人用户的个人私有云服务已经兴起,包括思杰、红帽等软件巨头以及一系列小型创业公司都开始提供相应服务,如AKiTiO的My Cloud、开源的Own Cloud等。
国内方面,泡泡云服务器(Popo Box)、迷你筋斗云、云宝等产品逐渐出现,意图在云计算时代瓜分一块市场。这类服务大部分都是以较低的价格、稳定性以及扩展能力著称,同时结合私密授权和云端控制,来提供多终端同步、共享以及存储等个人云服务。
但是个人私有云服务能否兴盛起来?在国内越来越繁华且免费的网盘(云存储)市场以及各种数据文件同步应用的夹攻下,用户是否会为一个新的概念买单?综合来看,这仍是一个不成熟的、太过细分的市场。我们相信一旦腾讯、金山等大公司的云存储产品提供了类似的服务,这个市场将迅速被占领,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