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今年32岁的黄聪年纪不大,却是松滋市山羊产业举足轻重的人物,他13岁开始放羊,21岁成为当地山羊行业里年龄最小,实力最强的经纪人。山羊买卖给他带来了财富,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烦恼。他因为干这一行找不到对象而不得不转行。可是最终黄聪还是依靠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行业实现了财富的突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黄聪的家在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这里植被丰富,是山区林业大镇,当地一直以来都有养羊的传统。以前这里的农户大多养殖本地的土山羊,为了给山羊散养提供场地,也为了山羊能自由觅食,所以养殖户大多住在山里。
在黄聪1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跟母亲相依为命,家里非常贫穷,那时候母亲早出晚归,靠卖水果维持家用。而黄聪更是没上完小学就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93年,不到13岁的黄聪当起了放羊娃。由于养羊的农户都住在山里,离通车的公路较远,所以一些山羊经纪人收羊时,嫌麻烦就会雇佣一些村民帮着把羊从山上赶到山下,一趟能有十几块钱的报酬。小黄聪就帮着做这样的活儿。
小黄聪特别能吃苦,也很喜欢帮助人。当了3年的放羊娃,黄聪就赚到了5万元,这时他有了新的计划。他要自己做山羊买卖!在帮山羊经纪人赶羊的三年里,黄聪几乎跑遍了镇上的所有养殖户家。在这个过程中细心的黄聪就积累了很多信息。哪片山区有农户养羊,谁家羊养得好,能卖上高价他都清楚。这无疑是个大优势。他说,不管做什么,信息是最关键的,最主要的,一个信息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他跑的路,比大贩子还要多,因为我他全乡到处都跑,大贩子们只走好走的路,买那些大户的羊;而他则专门买一些小户,零星户,这一只,那一只的,比贩子们买得还要便宜,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
就这样,短短五年时间,这个大人们眼中的小孩儿却成了这个圈子里的佼佼者。当做了很多年山羊买卖的经纪人还在骑着这样的摩托车到处收羊的时候,原本很不起眼的黄聪,却成了当地第一个买上小货车,到周边乡镇收羊的大经纪人。这一年,他21岁。
在农村,这是一个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时黄聪家的条件已经可以算是村里最好的了,但他却一直找不到老婆。以至于黄聪不得不放弃了给他带来财富的山羊买卖,并且发誓再也不去接触这个行业。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2001年8月的一天,黄聪的亲戚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他开着车兴奋的赴约。本来两人还聊得挺好。可是当对方得知了黄聪从事的行业是山羊买卖后,当场面露难堪,回去就再也没跟他联系过。
虽说山羊买卖让黄聪赚了钱改善了生活,本应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在相亲这件事上,这个行业却让他感到自卑。他没有想到原来在外人眼里,自己做的就是个又脏又累还不稳定的活儿。为了不让人看不起,尽快找个媳妇成个家。黄聪决定丢下山羊买卖,外出打工。
2004年5月的一天,黄聪带着1000元钱和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长途汽车,在老乡的帮助下,他进入到一个羽绒加工厂打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盘下了工厂里四台破旧的设备。4年后,也就是2008年,黄聪赚到了一百多万元,他停了工厂,拿着外出打工的积蓄在村里盖了新房,还结了婚。
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了大伙羡慕的对象。在村里数得上是风风光光的人物。结婚后的黄聪决定留在家乡创业。2008年12月,他买了四辆这样的大货车跑运输。可就在从事运输行业的过程中。一个发现,却让他再次被山羊吸引。拾起了那个曾经让他自卑发誓不去接触的行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009年2月的一天,黄聪跟几个外地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山羊肉念念不忘,一听到黄聪是刘家场人,都向他打听哪里可以买到山羊肉。起先黄聪也没有很在意,可是问的人多了,黄聪觉得山羊将会是个很好的商机。
之后,黄聪有心的在村里开始留意山羊养殖户,他靠着以前做山羊买卖的记忆也去了一些农户家,可黄聪发现离开家的这几年,家乡的山羊产业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价格被羊贩子压得很低,钱都被赚走了。由于养殖户没有赚到钱,所以养羊的越来越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
黄聪觉得本地山羊名声在外。但却没人来养。这是个商机,于是他决定放弃做得好好的运输生意,继续跟羊打交道。
2009年6月,黄聪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通过村政府以6万元的价格租下了4亩荒地。还花了30多万元钱建设了两栋可以养殖1000只山羊的标准化羊舍。考虑到本地山羊品种老化,养殖周期长,出肉率低等不足。黄聪还专门去了山东一个羊场引种。引进了14万元的纯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为的就是能养出最好的羊。
经过了十个多月的精心饲养,黄聪的300多只羊终于出栏了。他本以为以他过去的经验,羊一出栏就能联系到以前认识的客商来买,可是他离开这个行业太久,以前从认识的客商好些都不做了。最后黄聪的羊大部分销售到了湖南的市场。
剩下没有卖出的羊,黄聪就加工成了熏肉成品。谁知,这本是一个无奈之举,却让黄聪再一次觉察到了商机。
2010年10月的一天,黄聪找到松滋市的一个特产商店,推销自己的产品,店主很快就答应了,因为黄聪的熏羊肉产品正是市场上缺少的。
黄聪的熏肉产品很受消费者喜欢。他计算了成本,深加工的利润之高,更是让他兴奋。于是黄聪决定乘胜追击,着手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包含养殖厂,屠宰厂,和食品加工厂。这时,他的朋友都表示不解,认为这已经超出一个养殖户该做的事。而黄聪说,喂羊的不如贩羊的,贩羊的不如杀羊的,杀羊的不如搞加工的。
2010年底,黄聪开始在包的山下建厂。可这时候他的积蓄就只剩下不到二十万,没办法黄聪就向银行贷款,用完了又继续问朋友借。为了建厂他在外欠下了50多万元。
有一天,建筑队的包工头许师傅焦急得找到了黄聪,虽说是多年的朋友,可黄聪因为资金紧张没有及时给建筑工人发工资,导致了很多工人干脆罢工,这让徐师傅很为难。徐师傅跟黄聪相识4年多。他很了解黄聪的为人,要不是实在为难,他肯定不会拖欠工人工资。而且黄聪还把自己一心想要建设产业链的想法与好处说给许师傅听,告诉他只要能坚持把工厂建起来,到下半年就都是赚钱的事儿。在许师傅心里黄聪一直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以前答应过朋友的事也从来没有食言。所以这一次,他决定帮他一把。宁愿顶着压力垫钱也要帮黄聪渡过难关。
在建设工厂期间,因为黄聪的心思全都扑在了建筑工地上,根本顾及不到养殖这一块的事,那段时间里,黄聪养殖场的羊,病的病死的死。损失很大。
到了2011年4月,黄聪山下的屠宰厂加工厂总算是建了。可这时候,由于自己管理上的疏漏,养殖场里已经没有多少山羊能供他加工了,没有羊,怎么加工成产品销售出去,挣钱偿还建厂时欠下的外债呢?
没办法,黄聪就只能去当地农户家先收点羊做加工,但是在收羊的过程中黄聪发现。镇上不但养羊的越来越少了,而且羊的品质也不好,能达到自己屠宰加工标准的山羊少之又少。本以为凭以前收羊的经验,一家就能收到的羊,黄聪足足跑了十几家。也正是这件事,让黄聪有了更大的计划。他想要成立合作社来整合当地的养羊资源,这样做不但可以规范市场,让养殖户赚到钱。同时还能保证自己加工厂的货源。
完成了客户的订单之后,黄聪有事没事的就去山里的山羊养殖户家。2011年7月的一天,黄聪来到了山上的一个养殖户刘家发家,说自己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希望他们加入。刚开始养殖户刘家发还不知道合作社是怎么一回事,听过黄聪的介绍和分析后。刘家发很是兴奋。
除了成立合作社能规范市场以外,黄聪已经建立好的屠宰工厂,也使得好多养殖户能相信他。因为养殖户们认为,加工厂也是山羊销路的一个保证。
那段日子,黄聪把全部的时间用在了走访农户上,因为农户养殖大多在山里,有些地方甚至还不通车,他就步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聪的努力下,先后有170多家养殖户加入了黄聪的合作社。
合作社不但免费给养殖户提供种羊,更新养殖品种。同时还建立了一个交易平台,黄聪更是利用自己跑运输的资源联系到了很多外地客商来合作社买羊。有了自己的工厂还能加工。养羊销路不愁大大提升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仅半年的时间,合作社的养殖规模就从几千只发展到了三万多只。
2012年,在黄聪的带动下。还有好多像黄聪一样的外出务工人员,也回到了家乡养羊创业。
结束采访的时候黄聪说,八月十五过完,整个食品厂又将迎来新一轮的生产加工旺季。预计今年能给他带来八百多万元的财富。
畜牧局局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聪这些养殖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后,更是有力的推动了养羊产业的发展。松滋的养羊产业由三年前的两三万只发展到现在的十多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