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因为我们缺乏养猪知识,又赶上养猪的低潮和饲料价格的上涨,所以我决定自费去北京学习学习。”说这话的是阳泉市郊区河底镇牵牛镇村女猪倌郭海花,大家都称她为养猪女秀才。
2008年郭海花夫妇办起了养猪场,那时候除了丈夫去本家兄弟的猪场做了3个月学徒,夫妻俩对养猪几乎没有一点经验。第二年又遇到了养猪低潮,养到200斤的猪卖掉是亏本,不卖掉就得继续支付高额饲料钱,一下子夫妻俩的养猪场赔了50多万元。“看别人养猪挺容易,自己建起猪场后才发现生猪防疫、饲喂、繁殖……每个环节都有大学问,但我们俩好些地方都是一知半解。”
就在郭海花发愁怎样学习养猪知识时,她从饲料销售商那里得知中国农民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有个专门教农民养猪的培训班,便于去年3月赴京坐进了这所大学的课堂,成为阳泉市第一个去大学学养猪的女猪倌。
“去了北京,才发现几十个学生中只有我是年过四十、初中水平的学生,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得学到东西回去,咱不能丢人呀。”凭着这份斗志,郭海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取农业部颁发的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资格证,还获得了1000元的奖学金。
郭海花在京学习期间,她时常通过电话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讲给丈夫现学现用,通过学习,她开始认识到防疫工作对养猪的重要性。所以在学成归来后,她又对猪场的生猪养殖模式进行了革新,在原有育肥猪舍、母猪舍的基础上,新建了保育猪舍和妊娠母猪舍,增设了带有消毒池、更衣和红外线消毒室的消毒通道。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100余头,年出栏能力2000余头,预计今年纯收入50余万元,比去年增加近30万元。”郭海花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