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国内百货业巨头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01833.HK,下称“银泰百货”)现在的老总是谁,很多人一下子会想不起来。的确,与之前的老总周明海相比,现在的陈晓东实在有些“神秘”。
这个拥有中山大学与澳大利亚梅铎大学经济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1970年出生的人,是在今年1月份突然被推到前台的。在加入银泰前陈晓东曾在光大集团出任管理职务,2004年9月出任南方科学城副董事长兼总裁。2007年初出任银泰百货(集团)副总裁,自今年1月份被任命为集团总裁兼CEO以来,陈晓东极少露面,也未接受过媒体专访。昨天,在银泰百货公布2008年年报之际,CBN记者终于见到了他的“庐山真面目”。
CBN:据银泰百货刚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销售收入48.87亿元,同比增加40.6%,净利润增加1.4%至人民币3.84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21元。在目前金融风暴侵袭下,你对陷入低迷的百货业有什么样的判断?
陈晓东:如今百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银泰百货不太去做短期的预测或观察,而是定中长期目标,速胜论和速败论都不对,V形翻转或L形判断都有些片面。
未来两三年,我觉得对中国百货业是一个难得机遇。在经济周期下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上行的时候好的坏的企业都会赚钱。未来的两三年在经济周期的调整中,资源向优秀的企业倾斜,淘汰一些落后生产力。说白点,收购兼并都容易了。
CBN:为了应对危机,很多企业都拿出不一样的办法,银泰百货准备怎么做?
陈晓东:今年银泰筹备的百货项目有7个,年内可开业的约5家,分布在杭州、舟山、义乌、宁波等地区。“主要是二三线城市,我觉得不用特别关注这种短期的波动,而是看长远潜力,很多区域市场从人均商业面积、每平方米的销售额等来看,都比欧美等先进城市差很远,是人家的1/3左右,进入二三线城市只要是当地最好的店,就会有生命力。
但在进入这些城市的时候,必须考虑本地差异化因素,我们有这么多店,可在每个城市的不同店定位也不同。
去年年底才进入上海市场的银泰位于上海南站的店一改以往中高端定位,而是主打折扣服饰概念,这也是银泰考虑到金融风暴之下消费走低,且上海中高端百货已经非常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差异化策略。
CBN:银泰百货对杭百大、鄂武商都有参股,今后在经营上还有多元化打算吗?
陈晓东:除了百货,我们不会增加非经营性的投资。我们现在参股的杭百大、鄂武商等都是同业。认真地讲,我们是发展百货行业的,跟鄂武商、杭百大都是合作关系,不一定取决于股份的多少,也不影响控制权。这个是根据合作过程因势利导的,不会预先定一个增减持计划。
这就像爬山一样,要爬到山上去拍照片,不一定是爬到山顶才拍,路上看到好的风景都会拍下来,也许到山顶反而发现风景不那么美好了。“增减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