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个税
相信很多人跟金坳君一样,看到这个消息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起征点上调至5000,一个月能少交多少钱。下面金坳君就教大家来算一下:
能少交多少钱?
先看看目前正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注: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工资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地区为例,月薪10000,个税起征点3500和5000分别需缴纳:
起征点3500:(10000-1750-3500)*20%-555=395元
起征点5000:(10000-1750-5000)*10%-105=220元
调整后,能多拿195元工资。那月薪20000,个税调整前后分别需要缴纳多少呢?
起征点3500:(20000-3465.84-3500)*25%-1005=2253.54元
起征点5000:(20000-3465.84-5000)*25%-1005=1878.54元
相差375元。你会发现,收入达到20000时,适用税率相同,虽然少缴的数额较收入10000时高,但就比例而言,并没有太大优势。可见调整个税起征点,影响最大的是中低收入群体,即月收入3500~5000之间,和扣除五险一金后,使用税率从20%变为10%那一档的收入。
税改最大亮点
但如果此次草案能通过,你能少交的不仅仅只是上面那一点。
前文提到,个人所得税=(工资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但此次草案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也就是说,如果方案通过,以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司可能是:个税=(工资所得-“五险一金”-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个税起征点)×调整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样一算,是不是少交的更多了呢,而且这种算法考虑到了个人在负担上的差异性,更人性化也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