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营销高手的分享,很有启发。他说,人是“看见——感觉——改变”,而不是“分析——思考——改变”。举个例子。我最近跳绳锻炼,绳就摆桌上,一下就能看到,有时怕忘了,就把绳缠手臂上。持续运动了一段时间,一同学感慨说我自制力真好,但其实我没怎么自制,只因为我用了“看见——感觉——改变”。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神秘的能力”!希望对大家的职场有所帮助!
上大学的有个暑假,我在北京中关村“体验生活”,结果被一个高中女生上了一课。
我找了一个卖数码产品的柜台销售工作,认识了这个只读过高中的女孩子。
她姓高,大家都叫她“高利润”。
她每天卖出的产品数量并不多,但一次销售的利润比一些老销售两次三次还要可观,一个月下来利润遥遥领先,提成也遥遥领先(跟利润挂钩)。
我很好奇,时间长了才慢慢观察出原因。
其实高利润的嘴巴有先天缺陷,是轻微的豁唇(就是常说的兔子嘴),说话并不流利甚至有点结巴。她平时说话也少,可能多少有点自卑。
她挑选的客户,总是那种一眼看去就是对数码产品毫无概念的小白。
这种小白客户听其他销售一口伶牙俐齿的讲解,特别怕被忽悠,容易心生抗拒,恰恰高利润这种看起来“老实”,甚至有些“木讷”的风格,更容易得到信任。
有了信任,许多销售技巧的使用就轻易而举,卖个好价钱也就不奇怪了。
那时候,尽管叹服高利润的业绩,我还是只把她的方法看作是一种学不来的技巧。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有一种能力叫做“战略力”。
高利润的厉害之处,就是运用了战略力,让她付出并不比我们更多的努力,却收获比我们多得多的回报。
什么是战略力?就是为你自己培养起长期的差异化的竞争力。
两个关键词:长期、差异化。
比如高利润,她的豁唇是天生的,这种缺陷让她成长为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说话木讷的人。
这种风格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而且,和市场上绝大多数销售都不一样。
这种长期形成的差异化特质,却收到奇效,使得她在一帮“大忽悠”销售中间成为一个“挺老实的小姑娘”,从而脱颖而出。
所以说,很多人之所以厉害,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努力多少,而是正确地采用了战略力,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你或许会说,这不过是她因祸得福罢了,这样的优势也没法后天形成啊。
但实际上,战略力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能力,比如下面的例子。
我上大学时,北外和我学校只有一街之隔,一个在球场上认识的机械专业的小师弟,从大一开始就去北外学阿拉伯语。
因为他父亲在老家招商局(现在叫投促局)工作,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进入下半场,多一门外语会多太多优势。
四年后毕业,他被一家做机械出口的外贸公司录用,一年后,因为语言的独特优势,开始受命组建公司的中东部,又过了三年,他和当地某个王储的合影被放在公司的荣誉墙上……
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来没多久,他拉着一票人马创业,现在已经是活跃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商界的少壮派人物。
这位师弟就是人为地运用战略力,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取得成功。
我们理工科学校,学习好懂专业的学霸遍地都是,但是无论你比别人勤奋多少,人家考90分,你最多考100分到头了。
这种优秀是一种同质化的优秀。
毕业找工作时可能会有帮助,但是长期来看,这种优势能保持多久,其实很难说。
师弟的做法就跟我们所有人都不一样,他通过持续的投入,在自己的专业之外又重新建立起新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挖掘起一条深深的护城河。
这并不是因为他比其他人聪明多少,努力多少,而是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绕开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所以说,战略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像杠杆一样,可以把我们的努力放大10倍不止。
一旦我们运用战略力,为自己确定了努力方向,那么差异化优势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们的投入会随着时间的积累,最后构筑成一个当初的竞争者根本无力撼动的壁垒。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战略力如此强大,为什么少有人掌握它和运用它呢?理解战略力也不难啊。
理解战略力并不难,难的是运用,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要运用战略力必须做到这3点以克服限制:
1)摆脱同质化竞争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
从小,我们就被要求好好学习,我们在每一门功课上,和全班、全市、全省的竞争对手拼智力、拼毅力、拼耐力。
这就是典型的同质化竞争。
长期处于这种竞争中,我们被塑造成“紧盯竞争对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
你会做10道数学题,我就会20道;你竞赛拿一等奖,我就拿特等奖;你考二本大学我就考一本……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发现自己会的大多数人也会,不比谁强也不比谁弱,因为自己的差异化已被削弱为零。
澄清一下,我不是攻击应试教育本身,而是讨论人的思维方式。
在大公司里干久了也是一样,行业稍微不景气你就要担心被裁员,你已经习惯了和同事同质化竞争,如果你不是最好的那个,就很危险。
因为你并不独特,太容易被取代了。
但是,太多人依然靠着惯性生活,遇到重大问题需要做出决定时,考虑的往往只是眼前的利弊得失,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看哪个决定更能增强自己在未来的差异化竞争力。
运用战略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注意力从竞争对手身上,转移到你自身的特点、兴趣、风格上,转移到你对客观世界的趋势判断上来。
2)构建新的价值评价体系
一个机械专业的理科生,怎样才能得到好的评价?
通常来说,把他的专业课学好、毕业设计做好就行,最好再有一堆证书、一堆奖学金、一堆学生会职务什么的。
这种评价体系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看起来它不但满足你“找工作”的现实需求,而且也满足你的心理需求,让你觉得自己“能力强”、“很出众”,所以极少有人会抗拒。
如果你有质疑,那身边所有人也会有意无意地向你施加压力,让你怀疑自己的判断,动摇自己的决心。
只有像那位师弟一样的人,才能不顾原有的价值评价体系,自己建起一个新的体系。
对于他而言,这个新体系的价值评价标准,就是在保证一定的机械专业水平的同时,能不能更好地掌握阿拉伯语。
这才是真正面向未来差异化优势的评价体系,是运用战略力的自然结果。
顺便举一个反例。
之前在《奇葩说》上被高晓松怒批的清华学霸梁植,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居然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
这就是典型的被同质化竞争的价值评价体系所限制、塑造,而造成的战略力缺失。
3)避免被短期利益绑架
曾经有人问我,准备自己创业,要不要干脆辞职?
我反问,如果你没有了经济来源,你的创业会不会被迫放弃最初的想法,放弃原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培养,转而关注短期内挣钱的诉求。
比如开餐馆,你本来想走高端精品路线,结果一开始没有口碑没有客源收入很低,你会不会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转而使用便宜的原料?
战略力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因为战略力构筑的是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所以在这种优势树立之前,你必须要解决短期的、眼前的利益问题。
破釜沉舟并取得成功,之所以引人赞叹,是因为九死一生,来之不易。更多的人破釜沉舟之后就再无声响了。
我不建议你做大概率会输的事。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许多人很忙、很累、很辛苦,但是却很无助,而且毫无安全感。
从战略力的角度去看,他们不过是为提升自己的同质化竞争优势而拼尽全力,好让自己失败时更加心安理得。
因此,你必须认清一点:一旦战略力缺失,所有的努力都是低层次的努力,反而是阻止自己认清真相的麻醉剂。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时间”才是唯一公平的筹码,所以一定要把你的筹码一点一点地推到面前,为你自己最独特的优势——下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