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的鞭子应该举多高?
来源:未知 2012-09-09 17:15:52| 查看:次中国养猪网讯:
有一出抗战名剧叫做《放下你的鞭子》,那么,业绩的鞭子能否放下,还是应该举起来,由谁执鞭在手,应该举多高?这是每家企业都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尝试着给些分析和建议。
首先,要研究业绩指标,一定要明确:是谁下达的指标,下达给谁,其下达的依据和意图是什么,然后我们才能看如何优化。
根据我们的研究,下达业绩指标的,主要是三类主体,即:投资者、企业主、管理层,而接受业绩指标的,也是三类主体,即:企业主、管理层、员工(主要是销售人员),由此就形成了三对主要的关系,即:投资者-企业主,企业主-管理层,管理层-员工,这三对关系的居于主动地位者,也就是业绩指标的制订和下达者。
(一) 投资者-企业主的业绩指标设定。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投资者包括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如:PE、基金、券商等),也包括IPO之后的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监管机构等,而企业主,这里主要是指企业的创始人股东。
伴随着投资者的进入乃至随后的IPO,传统意义上的私人企业已经变成了公众公司,即使创始人实际控股,但他(他们)也无法阻止其他投资者的代表进入董事会,他也必须依照法律向社会披露公司业绩和重要交易事项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的业绩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非上市公司在私募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来自于投资机构以及券商的业绩压力;二是IPO之后,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给予企业的压力。
对于私募基金、战略投资者、券商来说,投资于企业多数是希望未来能有上市的机会,因此,大都希望、甚至强制要求所投资企业在上市前三年收入、利润保持一个较好的表现和增长率,换句话说,有一张亮丽的财务报表。
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主被要求完成的业绩指标主要是四个: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增长率。在设定业绩指标值的时候,所参考的主要是同行的平均标准,一般来说有三个原则:一是不低于行业和周边竞争企业的平均标准,二是增长率同期比要高于成熟企业,三是从历史周期比,增长要稳定并有一定的增速。
在这三条的要求下,很多PE投资者与企业主签订所谓的对赌协议,即:如果企业完不成以上指标或其中的某一项,企业主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投资于企业的机会成本),这就导致很多接受了投资的企业,不但没有感受到投资带来的发展动力,反而忧虑重重,每天在考虑钱怎么花,利润怎么完成,增长怎么保证。我们接触的某混凝土企业就是如此,在地产调控的时期,对于行业来说,本来就处于低谷,企业可以稍微放缓一下对于业绩的追求,练练内功,认真规划一下企业的发展模式,然而由于投资者的压力,企业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天天盯着电脑,每天忙于单子、回款,正常的管理提升、建设、并购等工作也停下来,因为如果按照既定的协议,他的奋斗半生的资产都要赔给PE了。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两个启示,一是对于投资者,要求企业保持一份亮丽的报表没有错,但不要忘了企业也有正常的生长周期,也有大年和小年,投资者需要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压力,还应当有一套系统的投后管理的资源、措施、手段;过分严格的指标值,导致的多数是企业的动作变形,认真、扎实地做企业已经不是主流,如何把短期业绩做上去、尽快上市套现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样的高指标要求,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也是当前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IPO之后表现乏力的重要原因。二是对于企业主,在企业业务模式的成熟度尚不能满足以上四个指标的拷问的时候,在没有想好融来的钱怎么花的时候,你是否适合于引进投资,引进之后你是否有能力演好“指标秀”,确实有必要想清楚。
(二) 企业主-管理层的业绩指标设定。
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需要聘请职业经理团队,就有了委托-代理关系,有了委托者对于代理者的契约,这个契约最主要的就是业绩指标。这里的企业主是广义的,可能是一个家族、一个董事会或者一个私企老板。而管理层,一般是以总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团队。
企业主对于管理层的业绩指标的设定,是随意性最大,艺术性远远超过科学性的一种管理方式。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企业主、特别是家族和私有企业,其对于管理层的指标确定是非完全理性,也没有监督、约束的机制,企业家粗狂、敢拼想赢的风格驱使他希望管理团队也能够像他一样去拼业绩,而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工作毕竟只是一份职业,任何职业都有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因此,管理层往往希望业绩指标定得相对宽松甚至偏低,不至于对自己有太大的压力,这就产生了博弈关系,使得这项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有的企业属于企业主强势,往往喜欢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给管理层压力,即使完成80%,企业主也已经偷着乐了;而有的企业,属于管理团队强势,指标值的确定基本上是管理团队说了算;这其中还有无数的变化的类型。
对于这一关系下的双方,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业绩指标,确实不完全是个技术问题,但我的建议是:双方的业绩指标确定,要立足于“三个负责”,一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二是对对方负责、三是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就是不要因为追求短期利润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对方负责,就是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时的强势造成双方契约关系的不平衡、不合理,为日后合作的破裂埋下隐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面更大一些,包括,在业绩指标的确定中,对于员工利益的考虑、对于供应商、客户利益的考虑、对于投资者利益的考虑,以及对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考虑,之前的所发生的两起引人注目的事件,包括:沃尔玛中国区首席营运官罗世诚等迫于业绩重压篡改销售数据,阿里巴巴B2BCEO卫哲出于对业绩和佣金的追求,为2000多名涉嫌欺诈的供应商打开方便之门,都是由于企业主、经理层双方没有站在“三个负责”的立场上考虑业绩指标所致。
从技术层面,具体到经理层业绩指标的确定,我们的企业主往往采取“线性回归”的方式或者直接按比去年高的增速要求递增,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经理层的业绩指标设定,目前有三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是简单财务指标方式,例如:收入、利润等1-2个指标,这种情况适用于高度放权的企业;第二种方式是组合财务指标方式,如我所服务的一家制造企业,其董事会每年向其下达的财务指标包包含7-8个财务指标,每年略有调整、多年如此,这家企业的发展也非常不错,这种情况适用于授权经营的企业;第三种方式是综合指标体系,典型的如平衡计分卡,要考核的不仅是结果,还有过程和行为,这种情况适用于企业主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较强管控能力,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转型期的情况。
在指标值的确定方面,考虑的依据一般是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二是企业战略的要求,三是同业,包括标杆企业、竞争对手的同类型指标的完成情况。
(三) 管理层-员工(销售人员)的业绩指标设定。
企业主下达业绩指标之后,经理层需要把指标分解到员工,特别是销售人员。客观地说,这一层次的业绩指标设定,是科学性、理性程度相对最高的,原因有三:一是经理层多是长年从事此领域的工作,是这方面的专家,对于业务非常熟悉,对于指标和指标值的确定相对会客观;二是从同行业来看,同类型业务的销售人员,以考核与激励方式更趋向于市场化,可资借鉴的标准很多;三是在双方的博弈关系中,销售人员表面上是弱势群体,但他们的转换成本低,一但对于业绩指标不满意,随时可能用脚投票。这几个因素决定了这一对象之间的业绩指标确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目前来说,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也是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单指标方式,二是多指标方式,三是复合指标方式。所谓单指标,适合于创业型企业,以回款、利润等作为唯一指标,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和激励;所谓多指标,一般包括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回款率等,适用于大多数企业;所谓复合指标,不仅包括上述结果性指标,还包括大量的销售过程指标和结构指标,如:渠道管理、客户满意度、特定产品(滞压品、新品、套装产品)销售任务完成率、销售作业流程及标准规范性(客户档案管理),等等,这里所贯彻的思想是:销售不仅要靠就诶过,还要管过程,过程到位效果才能够出来。
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值,一般采取的方式是经理层的指标加码分解,当然,在分解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照各个区域的市场环境、历史数据、竞争对手数据等,不同点在于,还要综合考虑该区域销售人员的潜力,以及公司所能够给予的资源支持,要避免的是盲目做高,如何在上级给予的压力之下,很好地平衡自身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既充分发掘了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业绩任务,又不至于导致员工压力过大,产生严重的离职或违法动作,是对于每一个管理者,特别是销售干部的考验。
业绩指标和指标值的确定,是科学更是艺术,其中需要把握的首先是“平衡之道”,包括:经营环境与自身业绩指标的平衡、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的平衡、公司意志与员工意愿的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等等,失去平衡和综合考量的指标,带给企业的很可能是对远期利益的牺牲以及潜在的管理风险。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