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现象在农资行业里,很多企业不乏这样的现象:该报的费用无法报销,该执行的政策实施中却走了样,业务员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还有很多经销商也会对公司的政策进行报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关键的环节,还是出在了企业的营销管理上……
问题
1.为什么娃哈哈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关系能够融洽和谐?
2.为什么乐扣会奇迹般地打开了中国市场?
3.为什么雅克的人才离职率奇高?最终阻碍的了企业的发展?
在我们农资行业中,这些问题,又何尝没有存在过呢?我们是否都已经一一解决了呢?
对生产性企业来说,明确营销理念是很重要的,但是成功的关键是营销管理的过程,即如何进行科学的营销管理。
在企业营销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营销理念,分析营销环境,进而制定营销战略及相应的战术,而最后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营销管理的怎样。营销前期工作固然重要,但营销管理才是最重要的“一跳”,只有把握住了执行管理过程,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赢在营销管理
想做大,不容易,看娃哈哈和乐扣如何成为百亿企业——
娃哈哈的营销经
娃哈哈集团(以下简称娃哈哈)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在它25年的发展中,保持了14年的“领军”地位。2011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超670亿元。娃哈哈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绩,除了有过硬的产品外,与其良好的营销管理体系也是分不开的。
娃哈哈有一个独特的“家”企业文化,“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将自己定位于“全方位饮料公司”,在营销组合上,娃哈哈的产品策略在于针对消费对象,切合消费者的品位,用产品的品质驱动市场,让产品说话。在价格策略上,娃哈哈饮料的零售价定位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以显示自身的价值。在促销策略上,采用常规办法加大市场的采纳广度,用出奇制胜的手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凸现出来,加大市场的采纳深度。在渠道策略上,优先给旅游景点、学校周边、运动场所、街头大小商店、平价超市和大型商场补货,对小摊小店批发,以张贴招贴画为条件,开始时送三到五个娃哈哈产品烘托气氛,以吸引零售终端进货。
娃哈哈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营销管理经。它在确保其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从对其自身的销售经理和销售人员的管理开始,到广告费的合理投放,以及对营销渠道的管理,都是向着有利于自身目标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在对其销售经理的管理上,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是从总部到各省区分公司、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最终到零售终端,建立了一套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同时,在同一地区授权一家进行经销,每个一级代理商在特定区域内,只选择一家二级代理商,严格分配和控制好经销商的势力半径,有利于实现各区域的销售任务。对于销售人员,娃哈哈意识到其对于自身利益实现的关键性,对销售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来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在薪酬方面,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进一步激励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广告费用的投放,娃哈哈的广告投放必须是收视率或收听率高、可以实施监听或监播,并且提供新闻宣传等全方位服务的媒体,目的在于实现广告投放回报的最大化。以娃哈哈2002年的广告费投入为例,广告费按照公司年销售额的8%确定,其中中央电视台按2%年销售额提取,由广告部统一安排。公司统一安排的促销活动及企业形象宣传费为2%,其中1个点用于全年统一的促销活动,另1个点用于支持各市场进行大型公益活动或促销活动,而其余4%按各省销售额的百分比分配给各市场使用。
另外,在营销渠道管理上,娃哈哈意识到经销商的重要性,努力建立销售人员与经销商的良好关系,并尽可能让利给经销商,以激励经销商与其自身的长远合作关系。
乐扣的市场经
作为成功进驻中国的韩国乐扣乐扣,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标兵。作为韩国第一品牌的乐扣乐扣,起源于韩国的泡菜习惯。虽然中国消费者的泡菜习惯并不是很明显,却很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3亿美元,一举超过了在韩国市场的销售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