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底,一年一度的销量指标又下来了。顾名思义,任务量的增长是必然的了,销量指标经过月、季、年的层层分解,渠道的逐级细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可接下来就要面对明年365天的销量达成,销售指标怎么完呢?
面对销量的压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根据淡旺季,销量能达成的月份,适当降低指标,保证几个月的超额完成,工资奖金先有保障,其它销量指标全部压在不能完成的月份,痛苦几个月也无妨,毕竟功过参半。
可惜呀!老套路不管用了!公司规定了各月的任务比率,销量指标分配的恰到好处,滴水不漏,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那也有办法,就是把费用全部用在有希望完成的几个月,其它几个月自然销售吧!靠堆积费用,实现几个月的目标达成,这种作法的危害就不用多说了!
这招也不灵了!公司规定了各月的费用额度,不得超支,不得预借。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吧!找一大堆困难和理由,反复和公司进行交涉,没准就能减轻点负担,让别人多承担点吧!
想的挺好,时代变了!营销进入了讲究执行力的年代,和公司讨价还价就意味着下岗。
发牢骚是没有用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使增量指标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只要每个月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也算是很好的交代,毕竟时代在进步,公司要发展。
还是静下心来,客观的分析一下,明年的销量指标到底怎么完吧!
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今年的销量怎么实现的?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到底了解竞争对手多少?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是比较我们的团队与竞争对手团队的战斗力。
第四个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物流体系
第五个需要考虑的是售后服务的状况如何?
第六个需要考虑的是行业的目标消费者
第七个需要考虑的是明年的费用到底怎么花?
第八个需要考虑的是作为管理者的自身是否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