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要点
1.病原体及流行病学
(l)虫体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前体的前部为吻突,外面有钩或棘,故又称钩头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破中间宿主某些甲虫(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吞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猪吞食含感染性幼虫蛴螬后被感染,经70~100天发育为成虫。
(2)本病呈地方性流行,8—10月龄猪感染率最高,流行地区的感染率可达60%- 80%。
(3)猪棘头虫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4)猪棘头虫的感染与中间宿主甲虫的存在与活动及猪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本病多发于春、夏季节,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2.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带血,当虫体固着部位化脓或穿孔时,症状加剧。体温升高,腹壁紧张,触压疼痛。由于虫体的寄生,病猪多表现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
—3.病理变化 黏膜苍白,在肠道(主要是空肠和回肠)的浆膜上有灰黄色或暗红色小结节,周围有红色充血带。肠壁增厚,有溃疡病灶。肠腔内发现形似蚯蚓的虫体,其吻突牢固地固着于肠黏膜上,严重的引起肠穿孔。
4.粪便检查 怀疑本病时,收集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或沉淀法检查棘头虫虫卵进行。该虫卵椭圆形,深褐色,卵壳上布满斑点状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