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玉米是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根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马文峰的监测,2013年达到9.86亿吨,占到全球谷物产量额37.7%;2014年受中国产量“低于预期”的影响,全球玉米产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预计全球产量9.62亿吨,为全球产的37.5%。贸易量也已经突破的1亿吨,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的粮食贸易品种,年度贸易额在200-300亿美元。2008年以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2009年度以后,受到我国不合时宜的农业生支持政策的影响,产生的巨大的内外价差,导致中国成了玉米的净进口国,而且成为主要进口国之一,并有人预测很快突破1500万吨以上,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中国玉米生产、消费、贸易与调控政策都成为全球主要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热点。中国玉米产量更是市场运行和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基础。近年来中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2013年产量为2.18亿吨,2014年按照东方艾格公司马文峰8月以前预计为2.25亿吨以上,伴随8月和9月的不利的天气条件的影响,9月-10月下调到2.22亿吨,12月国家统计公布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为2.15亿吨,本人采信国家数据部分下调的国内玉米产量到2.17亿吨,但是从市场的情况来看,需要从新上调2015年的玉米产量2.19-2.20亿吨,并且反思2014年的玉米产量预测中问题。
2、事件起因
对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的反思需要先从中美玉米的贸易价格走势和中国海关和商检查处美国转基因玉米及其加工品说起。2012年中国进口美国玉米的520多万吨,全年的进口到岸价持续低于美湾离岸价,引起国内的关注;2013年11月中国海关查出大量来自美国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玉米的进口,随后大量玉米加工品的DDGS(玉米酒糟)被查出含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的玉米品种11月当月查出违规玉米及制品80-100万吨,货值2-3亿美元。面对大量违规产品的进入国内,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加大对进口玉米及制品的查处力度。从质检总局的2015年1月30日新闻发布会的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质检总局共计检出含有MIR162转基因成分的143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依法作出了退货或销毁处理。
未批准转基因玉米及制品的持续查出给国内及国际从事玉米及制品国际贸易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也抑制了美国玉米及制品向中国的出口。实际上转基因产品的种植、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在世界任何国家的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是世界最大转基因产品进口国,大豆、棉花和进口玉米多为转基因的产品的进口,每项产品的进口和使用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安全认证,认证不过关任何单位和个人是不得经营和使用。中国查禁未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本是无可厚非的正常的国家履行,确实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相关利益者的巨大反弹,甚至是愤怒。
不仅美国出口商和政府对中国查出违禁进口产品的问题有意见,国内进口企业和饲料企业的对于转基因玉米的查出意见似乎意见更大,他们通过国内能起到的各种关系,向国家相关的监管部门提出意见,希望尽快放开美国转基因玉米的进口。当然美国农业部及其驻华机构更是不遗余力的进行各种公关工作
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指责和愤怒的同时,国内和国际级媒体也发出了相应的声音,几乎一致认为是因为2013年国内玉米产量大增,国内产量产国需求故意采取措施阻止美国玉米的进口。也有美国官员威胁说,中国一定会对查禁未经批准的转基因产品的进口付出沉重代价的。我本人因为支持海关和质监局查禁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的进口受到国内某大型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和美国某相关驻华机构领导人的责问,指责我没有做过不懂国际贸易,不应对此事妄加评论。
3、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形成过程
国际机构和国内相关的利益者的持续公关的同时,它们在持续发挥它们的软实力,2014年的夏秋时节迎来了转基因问题的得到转机的机会来看,中国黄淮和东北的南部和西部的玉米产区发生了旱情,国内商业机构进行“大量”考察,(一定程度上是代理国际机构进行考察)得出结论,旱情十分严重,认为东北地区的旱灾至少导致1000万吨玉米的减产,考虑黄淮地区的玉米旱灾影响,总体更为严重。
3.1 8月以来国内国际机构对国内玉米产量的公开预计过程
1、8月初,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认为定论华北地区玉米减产为时尚早,而东北地区仍有玉米丰产预期。预计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2.23亿吨,比上年增长451万吨,增幅2.1%。基本和本人的预测一致。
2、9月2日中储粮官方机构称,目前分析东北地区旱情可能造成玉米减产800万吨左右,最终产量还要看后期天气特别是早霜等因素的影响。
3、9月初,据路透社旗下分析机构,Lanworth预计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18亿吨,比早先的预测下调了200万吨。河北地区玉米产量可能减少5%,山东减少13%,辽宁减少22%。同期美国农业部预计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22亿吨,同我本人预测接近。
4、9月12日,中华粮网报道,相关机构(应该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周四称,由于天气干旱,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可能比上年减少2.2%,这将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下滑,预期产量为2.138亿吨,比上月的预测值调低了850万吨,原因在于东北三省天气干旱导致玉米产量受损。
5、8月下旬某机构组织为期三周的玉米大豆产量调研,调研范围涵盖了中国玉米的主产区——东北四省和华北地区。根据往年GPS数据,点对点进行取样测量,可以和往年数据进行对比。9月12日发布调研报告基本结论:干旱导致的减产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严重:非干旱地区基本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产,哈尔滨增产20%,吉林增产15%,长春增产5%,通辽和赤峰增产15%,沈阳增产20%。而干旱地区的减产幅度也小于之前的预期,四平减产7%,朝阳减产17%,锦州减产7%,铁岭减产15%。总体而言,内蒙、吉林和辽宁地区,增产幅度可能正好抵消掉减产幅度,甚至有余,即内蒙、吉林、辽宁地区整体产量可能持平略增。而黑龙江地区面积明显增加,单产也非常乐观,预计会增产20%以上。所以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预计会同比增产1000万吨左右,而华北地区预计会减产700万吨,所以全国玉米产量仍将呈现持平略增的态势,这和市场的主流机构的观点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一数据与本人的报告基本一致。同时报告指出,中储粮近日发布观点称东北减产8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称2014年产量将同比减产1500万吨,认为这一数据显然存在问题。
6、9月中旬,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农业产量报告称,2014/15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17亿吨,比上月的预测下调500万吨或2.3%,比去年减少约150万吨或不足1%。
7、9月23日,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玉米事业部北方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柴小峰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2014年河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新玉米总产量可能降低。相关数据显示,辽宁产区,减产2—3成,吉林产区减产1—2成,内蒙古与河南产区略减,山东和陕西产区持平,河北产区略增,黑龙江产区丰产。
8、10月30日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月度报告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138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2.15亿吨,也低于上年产量2.185亿吨。预计国内玉米用量预计为2.146亿吨,国内当年的产量低于消费量,将会消耗国内的玉米库存。
9、11月10日南昌全国杂粮会议上,中华粮网高级分析师表示,受暑期高温干旱的天气影响,2014年吉林、河南等产区的玉米产量、质量双下降。综合粮网的调研情况及其他主体的考察结果,预计2014年全国玉米总产约2.123亿吨,比上年减产约600万吨,减幅2.75%。
10、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1月份世界农业产量月报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14亿吨,比上月预测值调低了300万吨或1%,比上年产量减少450万吨或2%。
11、11月12日博易大师新闻报道,2014年9月到10月期间,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对中国玉米产区约307位农户进行调查后称,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可能为2.106亿吨,比上年减少3.6%,这将是10年来的最大同比降幅。这一数据低于美国农业部11月10日预测中国玉米产量为2.14亿吨,比上年降低2%。报道称SGS考察的7个省份里,只有山西和黑龙江两省产量增长。另外报道还引用总部设在堪萨斯州的全球气象集团总裁德鲁?勒纳(Drew Lerner)称,干旱从河北和山西蔓延到了河南,对处于关键生长期的玉米作物造成损害。干旱也影响到吉林、山东和辽宁。
12、12月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6.07亿吨;分季节,夏粮1.366亿吨,早稻3401万吨,秋粮产量4.365亿吨;其中,玉米2.1567亿吨。中国玉米产量似乎有了定论,本人也在当前的产量报告中采信这一数据,但是发现这一数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3.2 关于2.15亿吨产量的质疑:
2014年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增长明显,部分地区的确实出现的不利的天气的条件,但是全国整体的农业气象条件属于较好的水平,更为重要的国家粮食局一方面预期玉米大幅减产,同时收储量又大幅增长,更是加剧了产量形成过程的疑点。
首先,从播种面来看,东方艾格公司马文峰的监测显示,2014年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37464千公顷,较上年增加3.15%,面积增加为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生长气的气象条件来看,统计局公告说明,2014年的农业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灾情轻于上年,利于粮食产量水平提升。民政部门统计,今年1—9月,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 24899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减少10041千公顷,下降29%;绝收面积2854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减少400千公顷,下降12%,受灾和绝收面积的明显下降,粮食产量会好于上年。
国家气象局玉米生长期气象条件的专题报告显示: 2014年玉米生育期内,产区大部≥10℃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日照接近常年略偏少,关键时段降水持续偏少,气象条件总体差于常年和去年。黄淮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指数变化显示,抽雄吐丝期夏玉米气候适宜指数为64.6,气候适宜性明显差于常年。东北主产区玉米长势遥感动态监测结果显示,7月之前玉米长势好于去年和近五年同期,8月玉米长势偏差,但好于夏旱严重的2009年。
第三、从实际的粮食的收购进度来看,玉米主产区收购量的大幅增长,反映实际产量的增长。国家粮食局据统计,截至2月10日,河北、黑龙江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02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69万吨。中国粮油信息网消息,截至2月10日,临储玉米累计收购5499万吨,生霉粒2%-5%的玉米2729.9万吨,占收购总量49.63%。总量其中黑龙江2746万吨,吉林1509万吨,辽宁453万吨,内蒙790万吨。
4、其他相关事件来看
关于转基因批准事件,各相关利益主体始终没有停止工作。
1、2013年11月中国海关查出大量来自美国的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玉米的进口,随后大量玉米加工品的DDGS(玉米酒糟)被查出含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的玉米品种。截止2013年11月中旬以来第五批被中方禁止的美国玉米,总量大约为18万吨。检疫部门称,这些玉米中被检测出MIR162,这是尚未获得中国农业部批准进口的转基因生物菌株。
2、美联社12月13日报道称,当地时间12日,美国艾奥瓦州的检察官称6名中国公民被指控涉嫌窃取美国玉米种子机密,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种子公司的负责人。目前已有1人被逮捕。
3、2013年12月17日下午,路透社报道,美国贸易办公室官员日前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中国拒绝美国转基因玉米一事,敦促中国尽快批准转基因玉米进口。农业部部长汤姆·维尔萨克(Tom Vilsack)原计划周二与商务部部长佩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和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Michael Froman)前往北京,参加周四和周五举行的中美贸易磋商。
4、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25日报道 外媒称,有6名中国商人被控合谋为一家中国公司窃取美国玉米种子生产商的商业秘密。其中一人在缴纳5万美元后取保候审。此前,联邦调查局对他和同伙涉嫌盗窃先锋良种公司和孟山都公司培育并获得专利的生物技术玉米种子一事进行了两年的调查。
5、据《华尔街日报》7月3日报道,美国当局逮捕了第二名涉嫌参与窃取美国农业公司开发的高科技玉米种子的中国公民。据美国官员透露,莫云(音)周二在洛杉矶被捕,周三受到起诉,起诉书称莫云参与了一项历时五年的阴谋,挖取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杜邦公司(DuPont Co.)和LG Seeds等公司开发的玉米种子、窃取玉米穗,并将其运回北京为一家中资公司所使用。
6、中粮集团7月3日发布公告,中粮集团严格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定进口玉米,不合规转基因玉米的退运责任由外商承担;先正达研发的MIR162转基因玉米目前未获得中国农业部批准,其他仍然有效可以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分别来自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先锋国际良种公司、陶氏益农中国有限公司。
7、9月中旬,嘉吉公司向路易斯安那州施洗者圣约翰教区立法院的诉状,起诉先正达公司,指控其在在获得中国进口许可之前非法销售其Agrisure Viptera玉米种籽。致使这些玉米污染了其他所运产品,造成9,000万美元的损失。先正达也让美国农业为全球市场服务的能力面临风险。美国出口商和农场主已因为不确定的贸易环境损失高达29亿美元。
8、华盛顿11月20日消息:周三,美国粮商巨头ADM公司起诉先正达公司(Syngenta),要求后者赔偿因中国退运美国转基因玉米造成的损失。此前已经有100多位农场主以及出口商起诉了这家瑞士公司。
9、媒体报道12月12日,先正达(Syngenta)公司发言人,中国政府将在近期批准进口该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在该公司收到中国批准Agrisure Viptera玉米(也称为MIR162)的正式批准文件后,将会发表一份声明。
10、12月17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NGOIC)称,本月上旬,中国新增采购来自美国的13-15船DDGS(玉米酒精糟),总量在80万-90万吨,其中80%为国有一大型企业进口,其他为山东地区某些企业进口,船期为12月至明年3月份不等。
11、12月17日,美国农业部长Tom Vilsack表示,中国高级领导人表示中国已批准进口Agrisure Viptera转基因玉米以及两种转基因大豆。市场同时传言中粮买入了多达90万吨的美国玉米酒糟粕。
12、12月22日,瑞士种业巨头先正达(Syngenta)官方对外宣布:公司收到中国监管当局批准的转基因玉米Agrisure Viptera的安全证书,正式批准允许进口其在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Agrisure Viptera即为国内熟知的MIR162转基因玉米。
综合国上述内容,中国官方背景的公司和机构相继报告中国玉米减产,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先行订购美国DDGS、而后,美国单方面宣布中国批准转基金产品的进口,但是至今没看到中国农业部的关于MIR162的正式的公告发出。
5、问题的分析
可以看着我国关于粮食安全方面一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但是粮食安全信息的主动权在哪儿呢?
5.1 现有粮食安全信息形成现在
我们的现有国家制度体系下,国家粮食局下属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理应担负起重要责任;另外,农业部市场信息和种植业司、国家统计局应当对中国国家的粮食安全信息提供最权威的信息,我国的统计信息体系远远超过美国的信息体系,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各级部门,仅作出年度产生出数据的发布,中间没有每个季度或者月度预计数据的公布,当前统计部门量年度的食品消费信息都不予公布。国家粮食局体系的粮食生产的预测每月信息的发布,但是为非公开的收费数据,更为关键的人员队伍不稳定。中储粮下属信息机构中华粮网其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更多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粮集团也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平台、更是服务企业期货、现货交易。作为第三方的农业信息机构专门机构在国内缺乏信息意识的情况下,经营相对困难,只有少数几个核心成员的在维系的预测工作的推进。
从近期粮食安全事件来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较多的信息,但是信息复合实际的程度及导向性令人疑惑。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较为熟悉,但是没有发出任何关于粮食产量和消费的信息,尤其是关于2014年旱灾影响下的玉米产量的预测没有看到农业部门的产量预测。东方艾格公司每月对产量预测与分析被一些国际机构和国际大公司采用,国内没有客户订阅、政府也没有相应的采购我们的信息;国内新华社农业行业的部分记者将这些信息用于内参中采用,也不公开信息,影响力不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基本为国内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源泉。
5.2 从研究人员的情况:
从国内粮油息的研究人员的情况来,除主要领导外,人员从业年限的较短,基本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来进入的年轻人,由于国内从上到下对信息重要性极不重视,国内粮油信息的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严重偏低,人员流动性对较大。有2-3年工作经验后多到跨国粮商的公司工作,停止我国内市场从事粮油信息的研究工作,基本单独服务与跨国企业的信息法研究。这是国内从事粮食行业的研究人员的基本轨迹,东方艾格公司的粮食行业研究在本人加入之前,基本上每位分析师的工作年限不超过三年。本人坚持的8年的行业研究,市场面对外部高新的诱惑,但是一直坚持没有跳槽。国家粮油信息的中心研究人员由于待遇也严重偏低,从业者在取得北京户籍之后,自然离开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面对不稳定的缺乏行业经验的从业人群,其信息形成导向性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综合我国粮油信息的形成情况及国际粮油信息的发布情况来看,我们的国家粮食安全信息的形成与发布存在被外部因素所主导的可能,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引起中央决策的高度关注,为此,我们建议完善粮食信息的形成机制,以此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
6、相关政策建议
信息一切决策的基础,完善的信息收集、管理的发布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安全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
1、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安全信息的监测与发布的官方体系,提升现有官方机构工作效率,消除人浮于事和工作无效的现状。同时按照2015年中央一号文关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整合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的统一的生产、消费、贸易、经济、金融等信息管理体系,统一由农业部主管,负责协同国家粮食局、统计局、海关等相关部门的生产、进出口和国内消费的分析与监测,形成完备的食品和农产品的供求监测体系,并且统一发布,同时会同国家气象局对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天气因素及时发布,引导信息的朝向的更加切合实际的判断发展。
2、支持鼓励民间机构进行粮、棉、油、糖、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信息的研究和跟踪,并给与必要的资金、人力资源支持,形成非官方国家智囊体系,作为对官方信息的印证、核准,力求我们的决策信息更加的趋于接近现实。同时鼓励中央、地方的各级新闻机构、行业信息媒体参与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
3、强化行业人才的培训,不仅要对工作技能的培训,更要对思想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观的树立;同时要提高优秀的行业的研究人员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优先提供的落户等方面的优先待遇,必要时国家可以给予民间研究机构的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给予特殊的政府津贴,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的从事这一项公益事业。
4、加强全球信息的监测和信息的公开发布,农业部要协同我国政府驻外使领的相关分支机构相关信息形成国家主导信息、新华社及其他国家及的媒体也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信息敏锐程度,作为农业信息的国家队要做好相关信息的监测和发布;国家气象局和充分利用全球的气象信息为全球的农业生产的监测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支持;同时鼓励民间机构、中国跨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5、完善公共信息网络的建设,为研究机构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互联网的沟通和联系,能够及时有效的收集国内、国际信息,从而整理出更加契合实际的全球的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市场信息。
6、最根本的要完善立法,通过法律规范将信息的收集、公开建立在完备的法制基础上,统计法要严格认真执行,要求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要依法相关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真是的先关数据,同时统计部门的要对个体信息严格保密制度,同时的建立公民、企事业单位、行业研究人员、信息发布人员的信用档案记录,对于出于商业目的发布虚假、歪曲信息的影响国家、公众决策的、要给给予必要的法律处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原标题:关于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预测几点反思及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