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2013年,泰和县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产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全县生猪饲养量达72.91万头,出栏生猪48.0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58%。为加快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建设,该县把生猪生产作为“强县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多措并举,周密部署。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贯彻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和生猪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正式启动了育肥猪保险试点工作,县财政拿出20万元对20公斤以上年存栏生猪150头或出栏生猪300头的规模养殖场的育肥猪进行保险补贴,全县累计完成育肥猪投保任务近9万头,有效化解了生猪养殖风险,为生猪产业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二是规范畜禽养殖区域。为有效遏制畜禽养殖业污染不断加重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制定并出台了《泰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划分方案》,将全县畜禽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对禁养区的养殖场必须有计划的逐步搬迁或关闭,对限养区的养殖场必须确保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对可养区的养殖场必须完善环保和养殖手续,确保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方案》的出台,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畜禽养殖业生产布局,使生猪产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以生猪调出大县为契机,按照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着力抓好2012年度全县1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改造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投资210万元,项目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户936户,逐步形成了生猪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养殖发展格局。
四是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县畜牧兽医局每年对基层官方兽医和村级防疫员进行一次轮训,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在搞好春秋两季强制免疫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平时补免工作,对生猪规模养殖场、屠宰场进行抽样监测,使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疫情,为生猪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落实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对规模养殖场的用料、用药、消毒、免疫、死亡和淘汰等环节依法进行严格监控,严把检疫关口,堵塞检疫漏洞,做到产地、产品检疫率均达到上级规定标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