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莱芜市预计畜禽饲养总量4000万头(只),比去年增长3.6%;肉类总产11万吨,蛋类产量4.7万吨,奶类产量1.28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3.3%、6.8%和8.5%;畜牧业总收入35亿元,增长1.7%。
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莱芜市与省畜牧兽医局签订了《全省高效特色畜牧产业示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确定了示范区建设重点和目标,全市高效特色畜牧产业开发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育种能力持续提升。启动了莱芜猪原种场建设,申报建设莱芜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完成了莱芜猪的性能测定。完善山东省山羊遗传资源活体基因库,新引进山羊品种3个,种群达到2100只。扩建了吉山黑鸡育种场、莱芜黑兔育种场,完成了莱芜吉山黑鸡第三世代的品种培育,核心群达到了3000只。
二是特色畜禽资源产业化开发深入推进。指导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完善莱芜猪开发新机制,莱芜猪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发展莱芜猪、鲁莱黑猪生产基地12个,出栏莱芜猪及鲁莱黑猪2万头,销售产品900吨。推行标准化饲养,加快产品研发,健全销售机制,推动了莱芜黑山羊、吉山黑鸡、莱芜黑兔等特色畜禽产业同步开发。新发展生产基地17个,出栏、加工、销售莱芜黑山羊5.2万只、吉山黑鸡27.9万只、莱芜黑兔15.4万只。
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推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
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创建,完成了2010年度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复验工作,创建2013年国家级、省级示范场10家,市级12家。实施特色和生态养殖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示范区2个。加快生态养殖模式的生产示范与推广,开展环保百日攻坚行动,联合市旅游局印发了《加快畜牧旅游业发展意见》,引导发展生态牧场、农牧结合、循环养殖等多种生态模式,培植示范基地12个。
提升畜牧龙头带动能力,强化扶持引导。
认真落实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扶持家禽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落实扶持资金141万元。得利斯莱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完善种猪销售、饲料供应、技术服务、生猪回收、优质肉猪产业体系,带动生猪产业稳定发展。莱芜六和昌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按合同保护价回收、加工肉鸭2300万只,减少农民损失5700万元。指导发展畜牧合作社联合社1个,规范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协会7个。出栏肉羊31万只、肉牛1.9万头、肉食兔240万只,生产加工兔毛750吨。
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大力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达到目标要求。组织实施《莱芜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明确责任,组织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工作,加强对规模场程序化免疫的监督管理。集中免疫畜禽1510万头(只),动物免疫率达到98%以上。
实施免疫效果监测评估,抽检畜禽血清样品1.23万份,抗体合格率83%,免疫质量达到了上级目标要求。 指导建立畜禽饲养、免疫档案,健全了疫病追溯体系。
二是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组织开展动物疫病专项检查,排查养殖场(户)3700个(次)、畜禽交易市场35个(次)、屠宰场(点)27处(次),排查畜禽1030万(头)只。
实施市级兽医实验室升级改造,先后通过农业部兽医实验室考核和省实验室计量认定,取得了动物疫病、兽药残留、饲料常规成分、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类267个项目的法定检验资质,成为全省7家具备多项法定检验资质的机构之一。开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为重点的疫病检测730次,检测样品1.1万份。同时,组织开展了6次流行病学调查,完善应急预案和疫情测报网络,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强化动物卫生检疫监管。加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和流通环节监管。
严格落实检疫申报制度,规范检疫程序,推行电子出证,检疫畜禽1075万头(只)。严格落实规模饲养场监管责任制度,规范监管程序和监管行为,完善监管记录,规范养殖行为。
四是强化生产投入品、种畜禽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饲料执法年”、兽药质量安全及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487家(次),签订责任书、承诺书2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7600余份。组织15家企业参加全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内检员培训,5家企业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针对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实施畜牧科研及推广。
围绕实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及高效特色畜牧产业开发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科技攻关,畜牧科研工作保持全省前列。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等专项7个,组织实施25个,完成鉴定验收5个,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3项,获得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国家星火重大专项“莱芜猪及其配套系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国家验收。开展技术培训12期,培训人员1600人(次)。提供技术服务17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