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户、20户、30户……一个半小时,在江苏省如皋市的病死猪集中点收集了来自附近62家养殖户的病死猪,农民为什么大老远地把这些病死猪送到集中点?作为一个养猪大县,如皋县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面有什么探索?近日,记者在如皋市为这些问题找到了颇有意思的答案。
有政府补贴,又有保险赔偿,交上来比扔了更划算
如皋是一个生猪养殖大县,全县(市)拥有生猪规模养殖场(户)6000多个,年饲养量达到200多万头,病死猪每年的正常死亡率在5%~10%,2012年全年如皋市的生猪死亡量为8万多头。
病死猪问题不仅涉及到面源污染,更关系到猪肉的食品安全,应该如何处理?如皋市的治理理念是,病死猪处理在于堵,更在于疏,帮养殖户疏通了病死猪去路,不用天天堵、日日盯,养殖户自己就乐意交上来。
早在2011年,如皋市借助国家出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的契机,在屠宰和养殖环节推进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按病死猪重量分为不同档级,进行补贴。
但补贴额度偏低,对养殖户的“诱惑”不够大,兽医站干线人员的一项重任便是堵住病死猪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时刻奔走在一线,但仍感觉像是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心无力。
2012年5月底,在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引导下,人保财险公司在如皋开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育肥猪保险,对15~100公斤的育肥猪进行保险,每头猪只需要投入4元保费,猪出险后,除了可以得到国家给予的补贴外,还可得到2元/斤的赔付。
城北街道浦东村17组的秦兴山很早就来到了病死猪收集点,他告诉记者,“昨天家里死了一头56公斤的猪,上交到收集点,一个月后,我的‘一卡通’里就可以领到260多元的补贴,你说谁还舍得丢。”
政策好,农民自然愿意支持。近1个月的时间内,育肥猪保险在如皋市的覆盖率就超过95%。“有了损失就有人来赔付,有了保障,买得安心。”养猪户们都这样评价道。
镇集中,定点收集
如皋市在14个镇,建立了20个病死猪收集点,开通了4条公交线路,每个点安排3名工作人员,一名镇兽医站人员、一名保险人员、一名无害化处理厂人员,就可以把国家补贴与保险赔偿的事情搞定。
最初办理病死猪收集业务时,动物卫生监督所走了不少弯路。起初,他们指定专门人员到养殖户家去主动收拉病死猪,但成本太大。如皋6000多家养殖户,一家一家去收太难,而且经常遇到养殖户外出,扑场空。
如皋决定改变策略,变“主动”为“被动”,从“下去一户户地收集”转变为“让农户主动上交”。如皋市探索出了户申报、站受理(兽医站)、镇集中、场处理(无害化处理中心)、所监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补助的“六步法”,只要健全补贴、赔偿机制,建好集中收集点,农户自己就乐意交上来。从“走下去”变为“引上来”,巧借四两拨千斤,监督所病死猪处理有了新平台。
“早上死的猪,给片区的兽医站工作人员打个电话,立马有人来审查情况,给填写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查勘表,拿着它到集中点上交病死猪,一个月内能拿到保险赔偿,一个季度可以拿到国家补贴,如果有什么问题拿着凭证过来找他们就行。”刚刚上交完病死猪的养殖户高仁才很支持这项惠民举措。
为了使养殖户能及时处理病死猪,集中点每天定点开放一个半小时,到了秋冬季一般是2~3收集一次,详细情况监督所会提前一个星期在收集点贴出通知,争取不让养殖户白跑。
企业化运作,化废为宝
将这么多病死猪收集起来,该如何处理?起步阶段,这让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们很头疼。
深埋处理,如皋地处长江中下游,水稻面积超过耕地面积60%,深埋地点难以选择。同时,深埋的病死猪对地下水源容易造成污染,深埋不到位容易暴露,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焚烧处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大猪需要使用焚烧燃料较多,1头死猪处理费用就需100多元。
发酵处理,沉尸井因容量有限,一般生猪规模养殖场要建多个,因为病死猪尸体分解腐败要大半年以上的时间。
还有一种是化制处理,利用高温、高压,有效地对病死猪尸体进行化制,时间短,成本较低。
结合如皋的地理位置、病死猪处理成本,监督所决定尝试化制的处理方式,对病死猪实施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厂由企业来运营,政府给每头病死猪一定的处理费用,做好监管指导工作。
如皋市无害化处理中心负责人徐海峰介绍,中心的厂房设备是花400万元购置的,同时雇了15名工人,这笔开支每年也不小,政府每年根据处理病死猪的数量给予每头20元左右的补贴,去年额度在170万元左右。为了弥补支出,徐海峰另辟蹊径,打起了无害化处理后的油脂、废渣的“主意”。这些油脂、废渣经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检测均达到无害化,徐海峰通过多方联系,为这些油脂找到了新出路——成为化工厂的化工原料,每吨可以卖3500元,去年额外获利14万元。最近,他又与山东潍坊有机肥料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他的废渣也有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