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便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几个周期的波动频率更加规律,单个波动周期约为3-4年。
以波谷划分的周期来看,最短约为3年,最长为8年。最近的几个波动周期分别是1999-2003年、2003-2006年、2006-2010年。而从波峰来看,近年来波峰分别出现在1997、2001、2004、2008和2011年。
猪价事实上,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减少、猪肉需求价格弹性的不断降低,以及行业组织结构变化使猪肉供给价格弹性增加等因素的作用,我国猪周期在变得更加具有规律性。参照美国的情况,我国猪周期超过4年的概率不大,周期普遍比3年稍长。
猪价已越过周期底部
从反映生猪养殖盈利能力的猪粮比走势来看,上一周期的谷底为2010年6月初,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按照周期性的波动规律,目前猪价的位置已经越过周期的底部附近。
猪价如果需求端没问题,猪周期已经掉头向上
我们将生猪价格与11个月之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对比,发现二者存在非常强的负相关关系,现实的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走势可以用来预测10-11个月之后的生猪价格走势。
猪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12年10月达到高点,11月开始降低,根据上面的关系,如果猪肉的需求端没有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判断生猪价格将在2013年三季度后期具备较为坚实的上行动力。而根据产业链中的各种现实情况(包括疫病、规模化程度等),猪周期应该是趋于扁平化的,也就是猪价应该有一个较为温和上行周期。
需求端的变化使得猪价有可能突破扁平化,迎来大周期
具体到需求端的情况,我们认为,中央反腐倡廉使得猪肉消费出现了系统性下滑,而经济增速的放缓也是影响猪肉消费下降的周期性因素。
2013年猪肉需求较上一年应该已经有所下滑,但是受到禽流感爆发的扰动,部分鸡肉消费转移到了猪肉上面,从而使得2013年的猪肉消费不是那么差。但2014年不一样了,禽流感的扰动几乎没有,经济又进一步下滑,所以今年猪肉消费的下滑是确定的。
2014年具备形成猪价周期大反弹的条件:与2010年相比,亏损期更长,亏损深度更大,母猪主动淘汰有足够时间,被动淘汰非常有可能来临。
而导致长时间亏损和过剩产能淘汰的原因就是今年猪肉消费下滑,供大于求的状况维持时间足够长,使得淘汰过剩产能有了足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