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养猪是否高效是由市场决定的,但市场其实是由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趋向决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趋向,决定了猪肉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决定了养猪环节的生产需求。因此,养猪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猪肉产品消费的现状和特点,从关注生产过程转向关注产品终端,并以产品终端指导生产过程。
一、我国现阶段猪肉消费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也是一个猪肉生产大国,更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据国家商务部《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2009》称,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5~2009年我国猪肉产量及消费量世界第一,但出口量世界第五。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猪肉产量和猪肉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45%和47.35%,这验证了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的说法;而猪肉产量和猪肉消费量的微小差别,说明了我国现有猪肉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时,我国猪肉出口量仅占世界总量7.21%,表明我国不但猪肉出口数量少,而且进口数量也不多。
另外,五年来,我国猪肉产量和猪肉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而猪肉出口量却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国产猪肉的低价优势正在随着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悄悄丧失。据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动植物工作委员会统计,瘦肉型猪收购价,中国$81.4/100kg,美国$74/100kg,加拿大$84.9/100kg;白条猪肉平均批发价,美国和欧盟$106.4/100kg,我国为$104.8/100kg。国产猪肉产品的价格优势有限,出口到国际市场时便缺乏竞争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国养猪企业生产的猪肉产品,绝大多数是被国内的人们消费的,或者说,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养猪企业猪肉产品的目标市场依然主要是国内市场!
在我国,国内市场猪肉的消费无非有两大方式,即鲜肉消费和肉制品消费。鲜肉消费还是肉制品消费,对猪肉产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笼统地说,鲜肉消费更加注重猪肉产品的色泽、口感、风味、滋味等,要求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但在肉制品消费中,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弥补了其中的不足,而更加注重猪肉产品的背膘厚度或者瘦肉率。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肉制品消费是今后猪肉消费的主要趋势,但从我国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还是以消费生鲜肉和冻肉为主。据百度文库《2010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与猪肉消费展望》,热鲜肉是我国猪肉消费的主导品种,占猪肉消费总量90%以上,冷鲜肉、冻肉和肉制品消费低于10%。同时,我们反观多数西方国家的猪肉消费方式,则是以肉制品消费为主,一般均超过60%以上,冷鲜肉消费其次,热鲜肉消费量很少。
因此,我国特殊的消费方式给猪肉产品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养猪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生产的猪肉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哪一种消费方式的需求,然后根据这种需求来调整我们的猪肉产品生产过程,最终真正实现高效养猪。
二、高效养猪思维误区
良种猪群、配合饲料、环境控制、疫病防治以及精细管理,是养猪必备的五大条件。长期以来,人们养猪所追求高效无非是高增重效率、高繁殖效率和高产品效率。但此时想来,我们是否真正实现了高效养猪?良种猪群,“良”在何处?对待疫病以防为主,如何防?精细管理,细在哪里?凡此种种,无一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以往的养猪思维是否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良种猪群”误区 诚如前言,国内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对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直接决定了养猪企业的“良种猪群”定位,而“良种猪群”定位模糊却可以产生最大的养猪思维误区。所谓“良种猪群”定位即是要关注我们出栏的生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鲜肉消费还是肉制品消费,它决定了我们对“良种猪群”的要求和猪种选育目标。因此,根据消费需求进行产品定位,根据产品定位进行猪种选育,根据猪种特点确定饲料、环境、防病和管理方案,才是高效养猪的生产路线!
长期以来,我们的猪种选择和选育方向被国外所误导,只要简单对比一下国内外对猪肉产品主要消费方式的不同就不难发现。因为这种误导,使得“高增重、低耗料、多瘦肉”的猪种备受青睐,人们对其趋之若鹜,“高增重、低耗料、多瘦肉”成了绝大多数养猪企业猪种选择和选育的主要方向。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从专业院校到科研院所,猪种选育工作数十年来从来都没停止过。但到目前为止,又有几个得到世人公认并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优良猪种?国内的绝大多数养猪企业已经成了国外种猪最大的消费市场!除了“瘦肉型”猪种以外的其他猪种则成了鸡肋、甚至垃圾。这固然与养猪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但又岂能与我们在消费引导、联合育种等方面的难作为或不作为脱离干系?
我国猪肉产品的生产、出口和进口的现实,特别是国内市场鲜肉消费的现实,说明“瘦肉型猪”并不是我们对良种猪群的唯一选择。现代“瘦肉型”猪种如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国外猪种及其杂种的肌内脂肪含量多为1.5%~4.0%(笔者采集196头“杜长大”三元杂种商品猪样本测定其IMF值为1.57%~2.26%),而国内地方猪种的肌内脂肪含量多为3%~9%(陈润生等,1986)。鲜肉消费时,人们除了看重其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外,还特别重视猪肉的口感、风味和滋味或者“好吃度”。人们普遍认为,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丰富是猪肉好吃的内在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猪肌内脂肪的含量对猪肉的口感、风味、滋味、多汁性、嫩度、肉色、系水力和熟肉率等有重要影响。如国外研究者认为IMF含量低于2.5%,则肌肉口感变差(Wood, 1985;Enser等,1991)。无容置疑,地方猪肉要比外国猪肉好吃多了!故世界上养猪发达的国家早已把提高肌内脂肪含量列为新世纪猪种选育的重要性状,近年已有大量中国地方猪种输出到欧美等国家被用来研究和利用。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要把高效养猪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地方猪种上,因为地方猪种毕竟有着增重慢、生产周期长的缺陷。而从此意义上看,那些吸收了国外猪种增重快、耗料少、瘦肉率高特点和地方猪种抗逆性强、繁殖好、肉质香特点的“肉脂兼用”型猪种,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优良猪种,因为它们既能满足人们对鲜肉消费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养猪企业急功近利的生产需求。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适时调整目前的“良种猪群标准”,走出良种猪群误区,选育和推广适于我国国情的优良猪种,同时摆脱对国外猪种的过度依赖,避免将来养猪受制于人。
(二)“配合饲料”误区 “良种良养”的道理人人皆知,但“良种”和“良养”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作为保障条件的配合饲料、环境控制、疫病防制以及精细管理等,只有与良种猪群彼此配套、交相呼应,才能使良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简单地说,本人理解的“良种良养”是“什么样的猪种,什么样的养法”。
国内持续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配合饲料业的兴起。但很多时候,配合饲料与良种猪群是脱节的。试问,某饲料企业生产的同一批次配合饲料怎么去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猪种的营养需要呢?显然,并不是所有的配合饲料都是科学的、合理的,只有充分考虑了使用对象和使用环境后的配合饲料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因此,配合饲料生产方式由“营养标准型”转换为“营养需要型”,营销方式由“点对面”转换为“点对点”,合作方式由“推销”转换为“订单”,饲料企业直接面对养猪企业而非养猪市场时,人们才有可能走出摆脱“配合饲料误区”的第一步。
专门针对“瘦肉型猪种”的玉米豆粕型高蛋白配合饲料,使得我们对豆粕有着更多的依赖,而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蛋白质资源不足的国家。“以己之短,攻敌所长”古来就是兵法大忌。最近,美国大豆协会已经在我国最大粮仓东北地区设立了在我国境内的第五个办事处。试想,当欧美列强的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充斥国内饲料原料市场时,我们的养猪企业不但猪种受制于人,饲料原料也会受制于人,何谈养猪高效?
因此,逐渐改善我国良种猪群结构,提供专用配合饲料,因地制宜地发掘和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是走出“配合饲料误区”的关键步骤。
(三)“环境控制”误区 环境控制至今仍被很多人误解为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尽管我们在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方面做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的关键在于猪舍建筑设计和使用管理。“先养猪后建猪舍”还是“先建猪舍后养猪” ,一直以来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之一。相信很多地方是在猪舍建筑完成后才去考虑养什么猪种的。那么,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与良种猪群也是脱节的。国外瘦肉型猪种抗逆性差、对环境条件要求高是有目共睹的。在目前以小规模散养为主的养猪模式下,如何解决舍内保暖与通风的矛盾、怎样认识通风和采光的区别、怎样做好舍内空气净化、如何设计场区环境绿化等,都是需要我们加以关注的问题。
其实,环境控制的真正含义不仅限于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还在于养猪场大环境的控制。“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的基础,并非任何地区、任何地域都适合养猪。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养猪主产区战略尚未完成之时,谈论养猪场大环境控制为时尚早,但各地对 “养猪小区”的错误理解使人们在环境控制的误区内愈陷愈深。“养猪小区”并非是简单地将若干养猪户集中到一起,而是国家因地制宜建立养猪主产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也包括以养猪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的养猪主产区。环境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污染环境以及避免被环境污染。因此,以养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为切入点,逐渐建立以环保部门与畜牧主管部门为主导的“养猪准入制”,恐怕是今后养猪场大环境控制的必由之路。
总之,环境控制的要求是良种猪群与猪舍建筑、设施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的和谐和配套。
(四)“疫病防治”误区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我们对待疫病的传统的金科玉律,但如何防?治不治?却没有人敢于给我们提供答案。治者,实为制也。对集约化养猪而言,疫病防制重于疫病防治,一字之差,误区丛生!
曾几何时,传统的养猪理念还在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先进的设施也在显现着对人和猪的考验,高工作强度在持续产生着愈见增多的管理漏洞,本来就复杂的疫病仿佛愈加猖狂而使人们顾此失彼,还有那些打着“服务”的幌子不停地在我们耳边鼓噪的各种以推销猪用产品为目的的“伪技术”更使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对于可以威胁到猪群安全和养猪效益的各种疫病,很多人更加重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却忽视了其病原特点和流行特点。而正是各种猪病的病原特点和流行特点,才能给我们提供可靠的疫病防制依据。愈见复杂的猪群疫病,已经使得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越来越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人员培养或分离病原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而不是为消灭或致弱它们提供依据;免疫接种已经成了许多猪场应对疫病威胁的“灵丹妙药”,但忘记了创造适于免疫接种的条件;本来,消毒是规模猪场控制疫病最廉价和最有效的手段,却因为运用不当和消毒效果难以检测而使消毒制度和消毒设施形同虚设;药物在不同猪群之间的无差别使用,有无可能催生养猪场的“超级细菌”?种猪群发病只有诊断价值而无治疗价值,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病猪是最大最主要的传染源”这句话的含义?
实际上,猪群疫病防制的关键在于对猪群的精细管理,猪群疫病防制的重点在于尽力保持种猪群的健康。如果各猪场逐渐建立起生物隔离制度、疫病监测制度、卫生消毒制度、营养调控制度和环境控制制度等“五项制度”,合理执行管理操作程序、药物预防程序、驱虫程序和免疫接种程序等“四个程序”,严格实行猪群净化、环境净化和人员净化等“三维净化”,就能构建本场的养猪安全体系——“543体系”,它就像一把拥有十二条伞骨的“保护伞”,可以帮助我们遮挡威胁养猪安全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愈见复杂的诸多疫病,只要我们将这把“伞”织得足够密、撑得足够大!
(五)“精细管理”误区 养猪人务必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细心。由此,有人提出了“精细养猪”的概念,告诫人们不但要关注猪们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其心理健康,要让猪们在健康、快乐中生长和生产并最终任人宰割。
但笔者认为,猪群精细管理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指导,这个理论基础便是结合了猪的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点、不同生产阶段生理特点和生产需求的“猪群分阶段饲养法”。按照猪场实际情况和需要,科学划分猪群的生产阶段,找到该阶段猪群的生理特点,确定出该阶段猪群的生产目的,然后再采用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和设施设备,最终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养猪。因此,猪群生产阶段的划分,是实施猪群精细管理的关键。
例如,我们可以将规模猪场繁殖母猪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配种期(断奶4d~发情配种)、配后观察期(配种~配后30d)、稳定期(配后31d~86d)、胎儿增重期(配后87d~107d)、产房待产期(预产期前7d)、产后恢复期(产后7d内)、旺乳期(产后8d~断奶前7d)、断奶准备期(断奶前7d)和断奶恢复期(断奶3d内)。配种期母猪的主要特点是发情,对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发情、适时配种;配后观察期母猪需要完成受精卵发育、附植和胚胎器官分化过程,对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胚胎成活并完成妊娠诊断过程;稳定期母猪度过胚胎危险期但尚未迎来胎儿快速增重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母猪膘情;胎儿增重期母猪需要为胎儿的快速增重提供营养,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母猪能够得到足够营养;待产期母猪需要为安全分娩做好准备,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母猪能够安全分娩;产后恢复期母猪需要尽快恢复体力、恢复采食,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仔猪度过出生危险期;旺乳期母猪需要大量泌乳,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营养提供、减少母猪体重损失;对断奶准备期母猪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限饲并加强仔猪补料,以保证断奶安全;对断奶恢复期母猪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淘汰和减轻断奶应激。
在各个生产阶段中,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达到生产目的的技术管理措施都可以得到应用,而且,许多技术措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可以选择在最佳的生产阶段应用或完成,如:将发情技术、发情鉴定技术和配种技术应用于母猪配种期;消毒技术和妊娠诊断技术应用于配后观察期;稳定期进行母猪膘情等级评定;对胎儿增重期母猪可以适当采用自由采食;旺乳期是完成母猪免疫接种的最佳时间;断奶恢复期是进行母猪驱虫的最佳时间;产前7d、产后7d和断奶前7d是母猪保健投药的最佳时间等等。如此这般,方能算作是精细养猪。
三、对今后我国猪肉产品消费和养猪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猪肉产品消费趋势预测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偏好的变化,国内对猪肉产品的消费有可能呈现四大特点。
1.猪肉产品消费量稳步增长 无论鲜肉消费与肉制品消费之间如何转换,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对猪肉产品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而且,餐饮业的繁荣以及餐饮连锁业的快速发展,会因为居民更多地外出消费猪肉而增加猪肉产品消费量。家居消费和外出消费的增加,都会带动猪肉产品消费量的稳步增长。
2.鲜肉消费依然是猪肉产品消费的主要方式 传统饮食习惯加上消费水平的提高,使鲜肉消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猪肉产品消费方式的主流,尽管鲜肉消费的形式有可能由热鲜肉消费向冷鲜肉消费转化。而冷鲜肉消费对猪肉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迫使养猪企业更加重视猪肉产品的口感、嫩度、风味和多汁性。
3.肉制品消费是将来猪肉产品消费的必然趋势 人们完全由鲜肉消费向肉制品消费的转化时间,应该是我们都在期待的。因为,可能只有当肉制品消费成为了人们对猪肉产品消费的主要方式时,我们才能真正相信,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猪肉产品的“温饱”问题已不是什么问题了。
4.营养健康猪肉产品将成为人们猪肉消费的主流产品 农村和城镇居民日渐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早在2005年商务部即已启动的并获得越来越多养猪龙头企业广泛支持和参与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超市、猪肉专卖店在农村和城镇遍地开花,既促进了猪肉产品消费,又奠定了营养健康猪肉产品的渠道基础和消费趋向。
(二)养猪发展趋势预测 人们对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决定了我国养猪发展会出现四大变化,同时也在考验我们的养猪思维是否能够与时俱进。
1.规模猪场逐渐成为生猪市场的主力军 随着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的起伏难定以及现代猪种与低水平管理设施和传统养猪思维畸形结合所带来的疫病肆虐,使越来越多的散养农户和小规模猪场转行他去,而在此过程中经受住考验并成熟壮大起来的规模猪场,将逐渐成为生猪市场的主力军。
2.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或联合协作黄金期即将到来 大企业才能创造大品牌,大品牌才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并进而主导人们对猪肉产品的消费取向,而且,重组后的养猪企业以及以养猪企业为龙头形成的养猪协作组织都会享受到品牌效应为其带来的品牌效益。
3.政府对养猪的监管和主导能力或力度逐渐增强 近年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消费市场的频繁大幅度波动,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了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生猪良种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促进了养猪的快速发展;2009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连续数月下跌,6月商务部即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2010年以来,国家又先后五次动用猪肉储备平抑市场肉价。可见,政府对养猪的监管和主导能力或力度逐渐增强。养猪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信息,以获得政策效益。
4.猪肉产品质量信息追溯制度必将逐渐建立 消费者对猪肉产品和养猪企业的信任左右着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养猪企业的发展。频繁发生的养殖事件如“瘦肉精”、“ 注水肉”、“链球菌”、“猪流感”等影响了消费者对猪肉产品和部分企业的信任,加剧了猪肉消费的波动和动荡。猪肉产品质量信息追溯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可以预见,猪肉产品质量信息追溯制度必将建立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