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市场丰产在望
农业部在9月供需报告中上调玉米单产0.9蒲式耳至155.3蒲式耳/英亩,中部平原及南部地区单产水平较高,玉米播种及收获面积维持不变,国玉米主产州的早霜风险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具体分布在北达科它州、南达科它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及爱荷华州,具体的风险时间段在9月26日至10月12日,潜在的受灾产量达11.2亿蒲,但目前温度在17度左右,预期威胁不大。美国玉米收割已经开始,丰产在望。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8.43亿蒲式耳,较上月预估增加了8000万蒲式耳。不过,由于期初库存及进口减少,2013/14年度美国玉米供应总量仅上调了1800万蒲式耳至145.3亿蒲式耳。预计饲用/残余、乙醇及出口等各项需求数据不变,使得2013/14年度玉米期末库存提高1800万蒲式耳,达到18.55亿蒲式耳,是上一年度库存水平的2.8倍,库存消费比提升至14.6%。预计农场玉米均价在4.4-5.2美元/蒲式耳之间,较上月下调了10美分。由于美国农业部产量数据高于此前市场预估的136.2亿蒲式耳,呈现利空基调。
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中,美国农业部下调了其他国家的玉米产量250万吨,主要是阿根廷、加拿大、巴拉圭等国种植面积低于预期,并相继下调了上述国家的饲用玉米需求及出口量。预计2013/14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1.5142亿吨,较上月增加125万吨,主要是美国和巴西的库存预期增加。南美玉米正处于播种期,对应1405供应还要看天气状况,但就目前美国市场丰产以及中国国内供应充足的状况看,玉米下行压力较大。
2、进口成本降低,预期进口增加
随着美盘的下跌,玉米进口成本下滑,目前进口成本2026元/吨左右,哈尔滨玉米价格在2200元/吨左右,进口成本持续的下滑,进口利润增加,周四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3/14年度进口预估为700万吨。
3、国内产量高位、库存有望进一步增加
今年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遭遇严重涝灾,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同时出现超警戒水位。不过灾害性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其对国内的大豆、玉米生长影响非常有限。
本年度国内玉米的播种面积预估为3560万公顷,同比增幅1.9%,产量预估为2.14亿吨,同比增幅为2.8%,可见本年度单产要优于去年,国内玉米整体涨势较好。
预计国内新玉米上市后价格稳中偏弱,受新季玉米预计增产而带来的看空预期影响,东北及华北地区玉米贸易商仍在销售陈玉米库存。在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产区玉米价格维持稳中偏弱格局。东北地区仓储库容不足,意味着大多数玉米在市场上流通,将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另外,第一批乌克兰玉米约12万吨将于2013年10-11月期间进入中国市场。根据乌克兰与中国签订的15年合同,2013/14年度乌克兰将向中国市场供应400万吨玉米,并计划未来几年将供应量提高到600万吨。国内港口玉米库存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
4、远期玉米消费料正疲弱期
玉米是饲料能量的主要来源,猪仔长成后对玉米饲料的需求量远大于对豆粕蛋白的需求量,1405对应的是春节之后的补栏,生猪在春节期间出栏之后达到一年中存栏的最低点,对饲料的需求也下降至全年的最低点。
5、逐渐提高的收储价格难以长期存在
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可以看出最近几年的国家收储价格稳步上升,增速平均在10%左右,2013年的收储价格同比增加6%。收储价格基本上托住了当年价格底线,在进口冲击不大的情况下国内现货很难跌破国家收储价格底线。这也与以前的大豆市场如出一辙,这样造成内外价格倒挂时进口就会不断冲击国内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国内玉米种植,沦为大豆也存在较大的可能,只是目前玉米相比大豆存在比较优势。今年收储政策的改革也提及过造成了对市场的一些影响。预估市场化将是趋势。
6、玉米1405已构筑头部
玉米1405趋势线下方振荡,反弹未过高点,短线在区间振荡,已经接近区间低度,新年度的收获开始,供给压力大增有望跌破区间下沿。整体呈振荡向下的走势。
总结:目前进口玉米实行配额制度,较高的收储价格限制底部下跌空间,造成内外价差倒挂,进口玉米更便宜,目前东北种植玉米较大豆还存在比较优势,玉米的短期减产并不明显,但持续的内外价差倒挂,难免会让进口玉米越来越多,打击国内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玉米有沦为大豆的可能性。国内玉米供给显然充足,而消费没有明显提振的前期下,玉米走势下跌的压力巨大。而目前距离10月份国内东北新玉米上市不足1个月时间,届时国内新玉米上市后供应将集中放大。国内外玉米基本面偏空延续前提下,建议维持玉米长线震荡下跌思路。